
近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銳企業深圳無限光能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參投方包括耀途資本、光躍投資、碧桂園創投等,融資資金將用于大尺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組試驗線的建設、擴充研發及量產技術團隊。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以風光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持續下降。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1)》,晶硅太陽能電池中轉換效率最高的P 型單晶電池已將效率提升至23.2%,對應組件效率約在20%左右。同時,光伏已實現度電成本趨近或低于火電(2021年光伏最低中標價低至0.1476元/kWh,火電價格因燃料價格波動從0.1-0.4元/kWh不等,基于20年長期煤價平均為0.189元/kWh)。作為下一代最具潛力的光伏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具有吸光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原材料成本低、制備工藝較為成熟、生產過程低碳環保、組件可實現柔性和半透明等一系列優勢,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域備受矚目的黑馬。在國家能源局、科技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中,高效鈣鈦礦電池制備與產業化生產技術、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均被列為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的重點任務。無限光能總部位于國際“創新創業之都”深圳,是一家致力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之所以備受資本關注和青睞,與其背后強大的產業化團隊和目前取得的研發成果息息相關。公司承接了清華大學太陽能轉化與存儲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聯合薄膜太陽能電池、OLED、半導體設備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組成公司核心產業化團隊,致力于開發高效率、長壽命、低能耗、低成本、多應用場景的鈣鈦礦光伏技術。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上,公司研發團隊通過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薄膜與OLED薄膜的對比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使用真空氣相沉積的鈣鈦礦薄膜制備技術,實現了大面積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超過23%的世界最高認證效率(PCE);同時,研發團隊通過調整電池結構的設計、改進電池的封裝方法,大幅提高了電池的長期光、熱、濕度穩定性,未封裝的電池在干燥空氣中放置20000小時之后仍保持了95%的初始光電轉換效率,有效的解決了制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的壽命問題。耀途資本創始合伙人白宗義表示,“隨著中國及全世界主要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和落實,清潔能源尤其光伏技術的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巨大。鈣鈦礦屬于第三代薄膜光伏技術,經過近年發展已經具備初步產業化條件,在原材料及生產工藝、電池片結構設計上都具有創新性。無限光能團隊兼具學術領先性及成熟的產業化能力,耀途資本愿意陪伴團隊一起共同推進鈣鈦礦技術產業化落地發展、共同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做出努力。”碧桂園創投董事總經理韋毅表示:“光伏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核心板塊之一。近期全球能源供給出現沖擊,基于能源安全戰略考慮,各國紛紛加大對光伏發電的投入。在光伏平價上網的需求下,傳統晶硅路線性能提升已陷入瓶頸,鈣鈦礦尚處產業化初期,是能大幅降低度電成本的重要路線之一,因此當前是布局這一顛覆性技術的最好時機。我們看好無限光能團隊,他們背靠清華大學實驗室,不僅在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同時擁有強大的量產及商業化能力。”公司創始人兼CEO梁作表示:“感謝各投資機構的大力支持,以及對無限光能的認可,本輪融資完成后,公司預計將在三季度完成試驗線建設,年內實現大尺寸電池模組批量下線,目標效率大于20%。下一步,公司將啟動10兆瓦級中試線建設,進一步優化工藝參數,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培養工藝技術人員,為實現2024年建成100兆瓦級商業化量產線奠定堅實基礎。”